环球网评,传承勤俭节约,培育时代新风尚

以下是一篇关于涵养勤俭节约优良风尚的评论文章,供您参考:
"环球网评:涵养勤俭节约的优良风尚"
勤俭节约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,也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。当前,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,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,但勤俭节约的优良风尚不能丢,必须大力弘扬和践行。
"一、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" 历史上,我们的祖先就非常重视勤俭节约。从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”的朱子家训,到“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破由奢”的警句,无不体现着勤俭节约的深刻内涵。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,更是一种精神追求,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、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。
"二、勤俭节约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。" 我国虽然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,但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,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,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。当前,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,更需要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风尚,推动形成绿色低碳、循环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,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社会。
"三、涵养勤俭节约的优良风尚,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。"
"

相关内容:

>来源:环球网

近日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食堂推出的新举措引来学生频频点赞。两毛一个的手工“小馒头”,半量半价的小盘菜、“自选称重”式售饭模式……“多一些光盘,少一些剩菜;多一些珍惜,少一些浪费。食堂采取自选称重充分满足了我们的需求,是很舒心的机制。”该校学生梁淏萌有感而发。

科学膳食,合理消费不仅是一种传承优良家风的社会共识,更是一种时髦的新风尚。铺张浪费,狭义来说是一种对食物本身所投入的水、能源、土地以及其他生产资料的无形消耗,广义来看,浪费行为将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损害,制止铺张浪费,势在必行。

在中华文化传统的语境中,浪费的危害比比皆是。从“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破由奢”到“奢靡之始,危亡之渐”,一系列名言警句和历史典故都告诫我们:即使再富有,如果挥金如土,肆意挥霍,也终会败光家业。唯有“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”才能持家立业,保国家长久稳定。勤俭节约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更是我们必须一以贯之的优良作风,在当下疫情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和粮食安全的特殊环境下,身为国人,更应该懂得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的深刻道理。

遏制舌尖上的浪费,绝不是一时图口舌之快,而需抓铁有痕、踏石留印,是一件水滴石穿、久久为功的时代重任。既然要做出长久、做出实效,在建章立制,严格规范的基础上,也要注重创新,让勤俭节约的文明之风吹拂中华大地,深入人心。半量半价的小盘菜、“自选称重”式售饭模式无疑是一种可操作、易操作的创新举措,既可以充分满足不同食量人员的饮食需求,做到多元化和个性化定制,也可以做到细水长流,让文明用餐,合理用餐成为外化于行、内化于心的行为习惯。

惟俭者兴,惟勤者进。“舌尖上的浪费”既关系人民群众切实利益,也关乎党和国家长远发展。刹住餐饮浪费不正之风,离不开持之以恒,行之有效的正面引导。践行“浪费可耻,节约为荣”的社会新风尚,为宣传节约粮食做出了新意和典范,在润物无声中影响人们观念,弘扬社会正气,越来越成为我们砥砺奋进、艰苦奋斗的精神气质。(刘庆东)

发布于 2025-10-01 03:00
收藏
1
上一篇:我为什么称电动汽车为垃圾?深度剖析消费者眼中六大困惑与争议 下一篇:深度评测,23款本田CRV两驱锋尚版解析,入手值不值,一篇文章让你明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