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朗长测(14),后排体验大揭秘,平均身高发布后,我们后排空间不拖后腿!
这个标题很有活力!它传达了英朗长测在后排空间方面表现不错,特别是对于平均身高的乘客来说,空间是足够的,没有感到局促。
我们可以将这个标题和核心信息整理一下:
"标题:" 英朗长测(14)后排体验:平均身高乘客表示“我们没有拖后腿!”
"核心信息解读:"
1. "测试对象:" 英朗 (Yinglang) 的长测报告(第14期)。
2. "关注点:" 后排乘客的乘坐体验,特别是空间。
3. "关键发现:" 对于平均身高的乘客而言,后排空间表现良好,足够使用,没有感到拥挤或空间不足。
4. "引语/结论:" 使用了生动口语化的表达“我们没有拖后腿!”,意思是后排空间对平均身高乘客来说没有构成问题,是合格的,甚至是令人满意的。
"总结来说:" 这条信息是分享英朗长测中关于后排空间的一个积极评价,强调了其对于普通身高人群的友好性。
如果你需要基于这个标题写一段更详细的解读或者报告内容,可以告诉我,我可以帮你组织语言。
相关内容:
在国务院发布全国男性的平均身高之后,才发现新英朗后排的座上客并未拖大伙的后腿,真是可喜可贺!事前是这样的,那天刚好编辑部要外出执行一个夏日专题,新英朗被派遣为工作车,后排满坐三人,无意中调到一个电台正传来全国男性平均身高167cm的最新消息。

驾驶位的阿文回头瞄了我们仨一眼,最后的余光还停留在后排中央的位置,嘴角无耻地上扬几度。后排中央的裘立志第一时间自告奋勇向全车人汇报:我身高170cm!旁边的柳笛接上话:我身高177cm,最后我也向阿文汇报了身高:174cm。显然,我们仨都不愿意做167!
其实在长测期间,新英朗满载的机会真的不多,长时间处在二人或一家四口乘坐的状态。难得这次满载肯定要好好体验一番,特别是后排中央的那位。

身高最高柳笛最在意头部与腿部空间。在新英朗后排,柳笛还是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空间,后排头部对上的车顶部分新英朗的作了偷空间内凹的处理,稍微扩展了空间,对身高较高的乘客是有明显改善的,起码可以端正而坐不会为了避免顶头而出现歪头歪脑的不雅坐姿。腿部空间也较为理想,不憋屈,但我不会告诉你副驾驶那位是拖全国男性身高后腿的赛车经理。
坐在中间的裘立志看他表情多惬意,再看看他双手的动作。新英朗的后排座椅中间坐垫与靠背较为平坦,与两边座椅没有形成很大的高度落差,另外中部地台虽然不能做到全平,隆起占用部分尚算合理,中间乘客的腿部不至于十分难受。但受制于车厢的横向宽度,后排满坐三人的话,还要是男性的话就难免成为肩并肩的好基友了。当然如果中间乘客能识趣将肩膀收拢一下,三人还是可以和谐共处的。



对于后排,新英朗是有两点值得称赞的。1,后排配备了空调出风口,是同级车型鲜有的配置,对于车厢快速降温和提高后排乘客舒适性是有很大帮助。2、后排中央座椅同样配备三点式安全带,而非简单的两点式安全带。
同时也有要弹的。1,后排中央座椅欠缺头枕,即使作了隆起处理,但不能完全替代独立头枕,中间乘客的舒适性会有影响。2,后排缺席乘客中央扶手,舒适性与实用性打折扣。3,后排空调出风口不能关闭。当后排满坐三人就尴尬了,无论调节到哪个方位都会吹到其中一位。4,后挡风玻璃与头枕距离相近,大太阳底下光线与热量容易影响到后排乘客,当然后期可以选择贴膜处理。

总的来看,新英朗对后排乘客的照顾是考虑到的,合理的头腿部空间,后排出风口,中间平坦的座椅,三点式安全带。如果能配置中间头枕与出风口关闭功能,那么在我看来作为家用车的新英朗就更加完美了。
林晋 @8698km